0%

認知負荷理論

深度理解

如何達到深度理解?

首先先了解什麼是理解

理解

理解 VS 記憶

我們面對一個複雜的問題,我們之所以沒有辦法達成理解,一個很基礎性的原因是我們的腦子不夠用(工作記憶容量限制)。

為什麼有些專家能想清楚更複雜的事情呢?

是因為長期記憶。

談理解的時候,我們要觀注「工作記憶」、「長時記憶」協同工作機制

認知對象與長時記憶中的相關內容關聯起來的時候,它就會激活一個更大的認知組塊

舉例了「沐」字,對於小朋友的記憶要處理7個圖像(3~5歲)

需要親手寫下它,需要5~7歲

刻意練習

Anders Ericsson

將與完成任務有關的心理表徵保存在長期記憶中。

image-20240611103712212

image-20240611103842564

前知識

長時記憶中的組塊其實就是這些前知識

image-20240611104014245

工作記憶是整個理解鏈路上的幾乎是唯一的瓶頸。

基於工作記憶的階導致的理解困難,學者創了一套理論「認知負荷理論」

image-20240611104345899